一个朋友,在一家软件的大企业做了十年的软件研发,想出来创业,问我要注意什么。我开玩笑说,要想成功,必须学习互联网创业的“葵花宝典”,第一条就是“挥刀自宫”。
大的软件公司有很多资源,研发能力不错,各种推广资源也非常优越,但很少开发出来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初步看上去,原因很多,比如很难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内部管理协调非常困难等。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方法不得当。大公司资源多,一个互联网创新项目,投入大量资源后,公司期望值高,考虑的问题自然多了,反而不容易做好。
从大公司离职出来创业,首先要“挥刀自宫”,干掉大公司这套做法,控制成本尽量少花钱,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核心的一两个问题就足够了。
不要想太多,不做太长时间的计划,尤其是计划不能太复杂!创业成功需要的是发现机会和快速突破的能力,再加一点运气。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太多,有时候反而会限制自己的做法。 互联网创业,越简单越单纯,越容易成功!
1.专注:解决用户一个迫切的需求,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
(1) 一个明确而且用户迫切需要的产品,很容易找到明确的用户群。这样,产品研发出来后,不容易走偏。(2) 选择的用户需求要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点决定这个产品的未来市场前景。(3) 解决的问题少,开发速度快,也容易控制初期的研发成本和风险。(4) 解决明确问题的产品,容易给用户说清楚,推广也会相对简单。
2.极致:要在这个功能点上做到所有同类产品的极致,做到最好才能赢。
(1) 极致是互联网产品的核心,只要极致才能超出用户的口碑,形成口口相传的效应,给后期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便利。(2) 专注才能做到极致,做到极致才能击败竞争对手。
3.快:开发周期一定要控制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一定要快。
(1) 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变化比较快,而且竞争也比较激烈。快速的开发,容易适应整个市场的节奏,并且节约成本。(2) 用户试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反应速度也要快,尽快改善尽快更新。初期,我认为要保持在一两周的更新速度。
4.口碑:初期市场营销坚持少花钱甚至不花钱,才能看出产品对用户真正的吸引力。
(1) 产品完成后,不要着急,先坚持在一个小规模的用户群中试用,听听用户反馈。(2) 大规模的推广会带来如下的两个问题:一、投入大量市场费用后,用户期望值很高,如果产品不完善,很容易引起负面的口碑,为以后的推广留下了隐患。二、大规模市场推广得到的测试效果不准确。如果产品不完善,甚至需求选择有问题,会被数字掩盖。当推广费用停止后,用户量不增长甚至下滑,再改就来不及了。过去几年成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其实在市场营销上花的钱都非常少,但这些公司在市场营销上花的精力并不少。(3) 刚开始最重要的推广技巧是搜索引擎优化和病毒式营销。
互联网创业的葵花宝典就是“专注”、“极致”、“快”和“口碑”!
一次完美的互联网创业,最好是技术、产品高手搭配的两三人创业,三到六个月内完成产品,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测试完善产品,达成初步成功的门槛,再寻求融资,摸索成功的商业模式,然后投入大量的市场资源推广,形成规模化业务。
初步成功的标准,不同的业务要求不同。我有一个简单的标准供大家参考,就是产品推出半年到一年时间,网站页面过一百万PV,或者客户端产品日净增安装量1万次,而且用户数还在持续增长。达成这个目标之后,需要琢磨的事情,就是在保持增长速度的同时,如何探索好的商业模式。
关于成本控制的几点经验:
1. 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花。
2. 省钱不是不花钱,不花钱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
3. 省钱就是赚钱,每省一块钱至少相当于赚三块钱。
4. (引用)“应付款是一定要付的,应收款是一定收不到的”
5. (引用)“在最贵的地方点最便宜的菜,在便宜的地方点最贵的菜”
第4条、第5条不是本人发明的,但我觉得讲得非常实在。
企业过冬的生存技能
步入2009年后,几乎所有人都领略到这次冬天的寒意。不少人问我,创业公司如何过冬。我的回答没有任何新意:现金为王,持有足够的现金量是生存的关键。我曾在1997年9月管理北京金山的时候差点发不出工资,后来无论压力有多大,我坚持企业安全第一,保持充足的现金量。
一、建立全员成本意识
每个企业家都知道勤俭治家的重要性,企业任何时候都需要控制成本。华人世界的首富李嘉诚,一块普通的电子表一戴就是二十多年,我相信李嘉诚旗下的企业成本控制一定会非常出色。控制成本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基本技能。在冬天的时候,股权融资、银行贷款都非常困难,企业的资金压力陡然增加,很多人束手无策,控制成本的问题立刻凸显出现。
互联网泡沫时期,资金成本比较低,创业公司比较容易融到了钱,开始“豪华型”创业。这些创业者没有过苦日子的经验,以为未来一帆风顺,就开始大把烧钱,租用奢侈的办公室、举办铺张的会议、乱砸市场费用等等。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企业很容易倒闭。
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在于建立全员成本意识。遇到现金短缺的危机时刻,所有人的方案都是增收节支。我也非常赞同增收和节支两手都要抓,但增收谈何容易,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短期见效可能性不是太大。而只要自己努力,强化管理控制,成本很容易就降下来了。这里,比较难的是建立全员的成本意识,告诉所有人:“省钱就是赚钱,每省一块钱至少相当于赚三块钱”。原因很简单,一般企业赚来的钱需要支付销售成本、生产成本等,还需要交销售税等,还剩下三分之一非常不错了。
控制成本的要领就是: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花。
省钱不是不花钱,不花钱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所以,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这是不能打折的事情。
比如,办公室我们可以租用便宜的办公室,但不意味着我们不在办公室非常拥挤混乱,如果办公室非常不舒服,员工的工作可能没有效率,这是更大的浪费。
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能花,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很多创业者觉得一起创业的员工很辛苦,在报销电话费、出租车费和请客吃饭费等非常大方,甚至基本不管。这些钱,创业的时候的确不多,但这种风气一旦养成,很难改善,人一多,再遇到个别不自觉的人,这几项成本就是天文数字了。其实,回报员工的方式很多,比如给与更好的报酬或者更多的股票等,不应该在管理上放松。
二、把费用分成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块
企业的费用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固定费用,每月都必须支付的,比如人员费用、房租、水电费用、带宽、办公设备及服务器折旧等;另外一类是变动费用,比如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市场费用等。
预算会上重点控制固定费用,主管一定要明白,这些费用一旦开始,很难终止或者终止的成本非常高,一定要慎之又慎,比如找人、租用新办公室等。
每个月财务分析会重点分析变动费用,这些费用单月看并不多,比如对于一两百人的公司来说,每个月多三万电话费,看起来并不多,一年就是三十六万!!!还有很难管理的打车费、招待费等。
这样分类的好处在于,固定费用是主管高度关注的费用,这样企业必须花的钱相对可控。一旦遇到危机,很容易有效控制整个公司费用。在2003年,非典前金山费用大约在450万/月,我们发布控制费用的紧急要求后,成本迅速控制在250万/月以内。
三、严管应收款和库存两个基本点
小企业头等大事是关心现金存量可以发几个月的工资;大企业,帐上的现金比较多,首要关心的是现金流,如果当月赚钱但是现金流是负的,一定要认真核定,如果有问题,要及早解决。差距一般在应收、库存、固定资产采购上。固定资产采购一定比较慎重,这里我们就不讨论采购管理的问题。所以,管理现金流就是管理应收款和库存问题。
有个老大非常形象说,“应付款是一定要付的,应收款是一定收不回来的”。一定要严格管理应收款:修改销售政策,尽量现款销售;成立专门小组负责催收应收款,控制应收款的增长。
同时注意好库存管理,所有业务主管定期到库房现场办公,解决库存相关问题,加大库存处 理的力度和速度,保持库存的周转效率。
四、省钱有技巧,要靠群策群力
智冠老总王俊博年过半百,是台湾游戏业泰斗级的人物。我向他请教成本控制的问题,他说很简单,比如请客,要让客人满意还要控制成本,怎么办?“在最贵的地方点最便宜的菜,在便宜的地方点最贵的菜”。一句话把控制成本同时要做好事情的精髓说出来了。
互联网创业企业都要买服务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买名牌服务器,稳定,服务品质好,可是这样的服务器一台就是两万多。但创业企业没钱怎么办呢?一个创业者告诉我,他们买的全部是破产网游企业的服务器,几乎全新的服务器,只要两三千块钱。另外一个创业者告诉我,他的服务器全部是电脑城里组装的PC机,用软件办法解决稳定性问题。省钱的招数很多,只要大家愿意琢磨交流,有很多办法。
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做广告。1999年我们启动了金山词霸“红色正版风暴”的大型市场活动,但我们总共只有四十万的预算,怎么办呢?为了给市场足够的震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投《电脑报》广告,正常情况下应该一期报纸投几个整版,我们在一期中只投了连续四个 1/4页广告,再在其他每一页都投了一个栏花广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是几乎每页都有我们的广告,铺天盖地的,实际上只花了一个整版再加几个栏花的钱。
最后,我总结一下如何过冬的主要观点:
现金充沛的企业,在冬天要大胆。别人恐惧的时候,各种运作成本都很低,比如市场费用、员工的雇佣成本等,要大胆扩张,可以用较低成本建立较高的竞争门槛。
现金严重不足的企业,严格控制成本。认真检查固定成本,每项固定成本都要问一下是否可以节约,如每月支出的办公室、带宽等;变动成本尽量取消。还有,尽量只做六个月以内能产生收益的项目。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这就是创业的生存法则。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PPG的负面报道,我不太了解事实的真相,但我还是非常尊重PPG。
无可置疑,PPG是服装电子商务这个领域的开创者,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陈年创办的VANCL,刚开始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就是PPG。那个时候,我和陈年一天到晚琢磨的就是如何超越PPG。PPG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是成功的标杆,后来PPG发生的事情,总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VANCL创业系列之一:创办VANCL的前奏
VANCL是2007年7月开始筹备,创办于同年10月18日。
我们从筹备至今,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公司发展到五百多人,完成了三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并且缔造了服装电子商务的第一品牌。虽然VANCL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坎坎坷坷,总体来说,顺利得连我们自己都无法相信。
一、 缘起PPG
2007年上半年,PPG声名鹊起,以五千万美元的巨额融资和两亿元广告的狂轰乱炸震动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行业所有人都在研究PPG。PPG就是服装行业的戴尔,建立一个全新的服装品牌,然后产品全部通过网上销售,没有任何中间商,直接送货上门,价格也非常便宜。PPG快速增长的势头也充分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可行性。
最早是朱立南找陈年,说PPG这个模式最适合我们卓越的老同事来干。联想投资是卓越网最早的投资者,朱立南(联想投资的CEO)对于我们的能力非常了解。我、陈年等一帮人在2000年5月创办了卓越网,很快成为了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在2004年9月出售给亚马逊的。
我们对PPG有所研究,但还没有下定决心跟进,朱立南的提醒使我们开始认真思考在电子商务领域重新创业的问题。
我在PPG上试着买了几件衬衣,十天后才到货,后来PPG打电话问钱给谁了,我的订单是货到付款,钱当然给了送货上门的配送员,但这笔钱下落不明了。PPG虽然早起步两年,融了很多钱,但明显在电子商务运作的多个环节上存在不足。我们应该有很大的机会超越PPG。
如果前卓越的团队能一起重新创业,我们具备完整的团队和成熟的电子商务经验,过去创办卓越网的很多经验可以拿过来就用,可以少犯很多错误,竞争优势将非常明显。但劣势也同样显而易见的,至少有三大困难:一、当时PPG非常成功,已经遥遥领先,如何超越?二、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非常自信,但毕竟我们没有一点服装业的经验;三、做电子商务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要想快速成功,起步就至少需要两百万美元,谁愿意为这次创业买单?
二、理清思路
研究了几周后,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我们总结PPG最大的不足在于,PPG更象一个电话邮购公司,而不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
现在电子商务公司和电话邮购公司看起来完全一样,都有网站,都有目录册,都大规模投放广告,都有大规模的呼叫中心,的确很难区分。但两者的运作思路差异还是非常大。
电子商务和电话邮购最大的区别在于店面。
电话邮购完全靠广告和目录来做销售,基本没有店的概念。就算有网站,也只不过是电子目录。因为没有店,所以对广告和目录高度依赖,一旦停止大规模广告投放,业绩就会大幅度滑坡。现在流行的电视购物就是另外一样形式的电话邮购。
而电子商务,网站就是24小时不打烊的商店。一旦形成品牌,有了用户忠诚度,就会有大量回头客重复购买,对广告的依赖就大幅度降低了。当然,做电子商务挺难的,不仅要卖东西,还要在卖东西的同时,让用户记住你的网站,习惯经常在你的网站上买东西。
PPG 当时的网站域名是 yesppg.com,这个域名非常难记。(后来改叫 ppg.cn,但也晚了一步。)网站上的购物体验也非常不方便。PPG推广策略侧重在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上推广,互联网上很少见到PPG的广告,这说明PPG对于“网店”不重视,缺少互联网经验。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绝大部分定单来自呼叫中心,销售额将非常依赖广告投放。
电话邮购的模式要成功,最核心的是控制广告的投入产出比。PPG的媒体广告,主荐商品是500元的大礼包,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的平均订单金额高。但由于目前网上购物缺少诚信,很难让用户下定决心一次买500元东西,这样的广告效果会打很大的折扣。后来,PPG遇到困难,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广告投放过度,同时对广告效果关注度不够。
三、下定决心
这件事基本想透后,我认为陈年加上前卓越的创业团队重新创业一定会成功的,我下决心全力帮助陈年。我们找了前卓越的几个业务主管,他们散落在各家电子商务公司,都非常怀念以前一起做卓越时候的快乐时光,很快就答应了一起重新创业!
大家坐在一起,花了几天时间,讨论了一下具体策略:我们先学习模仿PPG的产品思路和媒体投放思路,但核心思想是做电子商务,而不是电话邮购。
服装电子商务,品牌和域名就是最关键的事。经过几个月讨论,我们最后选择了VANCL凡客诚品。VANCL听起来更象一个服装品牌,而且我们注册了 VANCL.COM 的域名。一旦用户记住了我们的品牌,就知道了我们的网站。营销策略主要采用互联网推广,我们的目的要让用户习惯在 VANCL.COM 上买东西。
最核心的市场推销活动,选择了68元一件纯棉衬衣的初体验活动,也就是说,第一次到VANCL购物,只需68元就可以买一件纯棉衬衣。68元买纯棉衬衣,用户觉得特别便宜,两天内送货上门,用户也觉得特别方便,这样,尝试一下也无妨。
由于卓越网的经验,我们极其重视用户的购物体验,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库房,自建配送体系,这样可以确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大城市两天内送达,其他城市由第三方配送合作伙伴来完成,送货周期会长一些。
四、排除困难
麻烦的是,我们的确从来没有做过服装生意,这点是我们最大的不足。怎么办呢?
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他正在做一家很大的运动服装公司,他对电子商务非常有兴趣。我约他聊了聊我们的想法,希望他做VANCL天使投资人,请他指导我们做服装。过了几天,他答复他个人愿意投资VANCL。接着我们找了不少服装业的朋友,说服了其中一个人加入我们团队一起创业。
陈年自己也开始深入服装行业,整天泡在江浙的供应商那里,一点一点学习如何做服装。过了一段时间,再谈起服装,他讲起来头头是道,俨然已经是服装业的行家了。
七月份,我和陈年,还有几个朋友,先凑了几百万人民币就开始筹备了。
(下期预告:《VANCL创业系列之二:VANCL超级离谱的融资过程》)
PS: 有空大家比较一下VANCL和PPG的网站,两家对于网店的理解还是非常不一样。
VANCL: www.vancl.com
PPG: www.yesppg.com
登录 www.leijun.com 直接访问雷军新浪博客看更多文章……